第一部分:公告内容
为增进老年人福祉,推动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汉中市实际情况,汉中市民政局牵头草拟了《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于2025年1月3日前反馈至汉中市民政局福利慈善科。
联系人:柴长龙 电话(传真):0916-2626563
邮 箱:786174575@qq.com
地 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市人民政府1号楼528室
附件:
1.《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2.《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3.征求意见反馈表
汉中市民政局
2024年12月19日
第二部分:草案内容
附件1
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精神,推动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产品和服务需求为导向,实施养老服务优化、医养融合发展、适老设施提升、老年产业培育、要素支撑保障5项行动,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省内一流银发经济发展高地、陕甘川毗邻地区养老服务高地,让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建成全国知名旅居康养基地、全国知名银发经济特色园区,实现产值3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养老服务优化行动
1.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培育居家上门服务机构,优化奖励补贴政策,引导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洁助医、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引导零售商、社会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等服务。大力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对独居、空巢、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开展巡访,及时提供精准服务。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专业服务,帮助老年人及家庭解决居家照护难题。到2027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000张,每个社区至少发展1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残联,各县(区)政府。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聚焦老年人“家门口”养老需求,着力构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在县(区)建设以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为主的服务设施,增强长期照护保障能力。在镇(街道)推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承担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综合服务。在社区(村)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提质增效,实行分类规范化运营。探索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社区照护服务。推广“养老顾问”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委托代办、资源链接等服务,参与制定个性化照护服务计划与方案。到2027年,提升改造标准化、规范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个,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0个,新建(改造)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100个,物流配送、智能快递柜、蔬菜直通车覆盖20%以上的社区。(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
3.优化机构养老服务。综合考虑全市老年人口分布、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价格合理、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养老机构,培育引进一批专业化、连锁化、标准化养老服务品牌。充分利用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收购和改造存量房地产用于养老公寓。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落实养老机构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完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支持政策,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能力。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剩余床位向社会开放,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残疾、高龄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到2027年,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30个,床位达到2200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4.优化老年助餐服务。采取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设施多渠道增加助餐服务供给。支持养老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老年人助餐功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挂牌养老助餐点,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用餐或网络餐饮外卖。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推进“互联网+助餐”服务,加强数据采集整合共享,精准对接老年助餐服务。综合考虑助餐服务人次、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情况,给予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具备资质的各类助餐服务经营主体平等享受相关政策。到2027年,全市老年人助餐点达到300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5.优化农村养老服务。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加快建立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县(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拓展资源统筹、实训示范、技术指导等功能。推进具备条件的区域敬老院转型成为具有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协调指导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农村幸福院规范提升纳入村庄规划,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鼓励基层老年协会、社会组织等参与农村幸福院服务管理,广泛开展代买代办、寻医送药、探访关爱等互助帮扶活动。鼓励盘活闲置农房,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运营能持续的养老服务。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农村特色养老产业。到2027年,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村幸福院服务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
(二)实施医养融合发展行动
6.加强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服务支持。积极推进镇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通过一体联建、签约合作、托管、派驻医护人员等形式,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统筹规划,支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毗邻建设。大力开展医养结合,鼓励县(区)中医院设置一定数量的养老床位。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提升服务能力。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行政审批局)
7.扩大居家社区医养服务供给。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将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延伸至家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探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通过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居家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支持服务能力较强的社区医养结合机构,以服务小组(队)等形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适时扩大长护险参保范围,做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与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衔接,探索老年人照护整体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
8.营造老年就医友好环境。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学科建设,提高老年病防治水平。加快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机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能力建设。支持配备先进医疗设备和器材,提升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挂号和就医绿色通道,优化就医流程,设立老年人就医导引员及候诊区域,配备适老化座椅,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在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保留适量的挂号、缴费、打印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
(三)实施适老设施提升行动
9.大力推进适老化改造。围绕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大力推进适老化改造。公共建筑、公共场所等建设无障碍设施,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健全老年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发展适老公共交通,配置适量的无障碍出租汽车,支持网约车平台企业完善“一键叫车”服务功能。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对高龄、失能老年人居家环境开展适老化改造评估工作,建设适老化改造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引导更多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鼓励配备生活辅助器具、紧急救援设施、智能安全监护设备。探索将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支持范围。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支持和帮助。到2027年,符合条件有意愿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率达到100%,实现社会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0户。(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10.大力发展老年宜居社区。鼓励和支持养老地产开发,推广洋县“黑稻田”康养社区模式,探索发展专为老年人设计建造,集居住、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适老化设计、智能化管理,配备护理团队、心理咨询师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24小时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服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配备无障碍通道、防滑地板、紧急呼叫系统等,确保老年人安全、便利。运用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对老年人的远程监控、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到2027年,全市高品质老年人宜居社区达到20个。(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推动康复辅具行业发展。支持康复护理、康复辅助等产品研发设计,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辅具产品。扩大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轮椅等传统器具供给,发展康复护理床、轮椅、移位机、用药和护理提醒等生活照护产品,扩大认知、失禁、睡眠等障碍评估和康复设备供给,引进智能矫形器、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设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和租赁服务,扩大社区租赁、共享租赁、个性化定制服务供给。鼓励在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推广康复辅具优质产品应用。到2027年,努力争取陕西省康复辅具中心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汉中。全市康复辅具生产企业达到50家,康复辅具租赁(共享)站点达到30个。(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残联)
(四)实施老年产业培育行动
12.发展抗衰老产业。发挥我市“生物资源宝库”“天然药库”优势,大力支持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皮肤衰老、人体老化及毛发健康等研究。鼓励企业加强抗衰老特色产品研发,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在抗衰老领域的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挖掘西洋参、大鲵、纯天然土蜂蜜等资源,推进人参皂苷、多糖、黄铜及鲵低聚糖肽、蜂蜜提取物护肤保健等化妆品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顺应医疗美容服务微创、安全、精细化发展趋势,创新发展中药日化产品,引进培育一批知名医疗美容机构,重点发展外科美容、皮肤美容和牙齿美容,开发中医药美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13.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产、学、研、用、投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有效结合社会资本,大力构建集健康管理与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陕甘川毗邻区域知名一流健康管理医学中心。鼓励跨界融合,培育健康管理全产业链条。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消费场景多元化,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丰富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品牌,招引集全流程、线上线下渠道为一体的高端体检龙头企业。探索“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市场发展策略,合理布局专业筛查和检测机构、体检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疗和康复机构以及保险服务机构等,提供完整的健康管理方案,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闭环。(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
14.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围绕“打造汉方药都”目标,加快推动治疗老年病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支持中药材主产县(区)建立“定制药园”,建设天麻、杜仲、山茱萸、厚朴、银杏、元胡、附子、西洋参等中医药产业融合示范园,深度开发产品药用价值,成功注册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打造“中药材+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推动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老年人特色保健品、药膳、药妆等系列产品深加工。推动中药资源和温泉资源有机结合,在勉县、略阳、留坝等县打造一批特色中医馆、温泉理疗馆。依托褒河物流园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建成区域中药材交易市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15.发展健康食品产业。积极发展特色食材产业,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龙头牵引力强、产业融合度高的特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全品类打造、全产业链开发、全过程服务,打造特色有机食品“一县一精品”工程,做强做优“味见汉中”品牌。培育发展健康食品、保健品创新企业。运用最新生物科技技术,大力发展黑米、魔芋、天麻、山茱萸等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运动补剂、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健康食品。以食品健康科技体验馆、特色食品展销中心等为载体,推广体验式营销新模式。弘扬药膳文化,加强药膳研发,支持利用传统食养理论和特色食品原料资源开发养生药食、药酒、药汤等药膳产品,加快天麻乌鸡煲、黄精大鲵汤等药膳预制菜品类产业化。在汉台、城固、略阳等县区打造特色药膳一条街。到2027年,培育知名健康食品品牌企业100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16.发展老年用品产业。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充分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业优势,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老年产品研发制造,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培育一批优秀老年用品骨干企业,增加有效供给。加强服装材料、款式结构、辅助配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开发功能性老年服装、服饰、鞋帽产品。开发适老化家电、家具、洗浴装置、坐便器、厨房用品等日用产品,推广易于抓握的扶手等支撑装置以及地面防滑产品、无障碍产品,发展老年益智类玩具、乐器等休闲陪护产品。针对机构养老、日间托养、上门护理等需求,重点开发清洁卫生、饮食起居、生活护理等方面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7.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打造智慧养老场景,培育智慧健康企业及产品服务,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在各类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扩大健康管理、养老监护、护理服务、安全监管、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供给。加大对智慧养老服务企业招引力度,引进小型化家用健康监测、生化指标检测、紧急救护等设备以及外骨骼机器人、仿生假肢、助行器、情感陪护、搬运机器人、智能护理床、智能床垫、离床报警器、睡眠监测仪等智能看护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到2027年,招引培育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制造企业20家,建成市、县(区)、街道(镇)、社区(村)、家庭全链条、全覆盖智慧养老服务网络,智能终端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全面应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经合局)
18.发展旅居康养产业。深挖秀美山水、生态气候、民俗文化、特色产业、景区景点等资源优势,培育旅居康养产业链群,广泛开展跨区域旅居康养合作,打造“真美汉中、康养福地”全国知名旅居康养基地。创新“游、学、养”旅居康养模式,满足老年人文化交流、健康疗养、休闲度假、心理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开发一批红色教育、乡风文明、农耕文化、美食之旅为主题的精品旅居康养路线。打造一批综合性旅居养老集聚区,加快建设高端旅居康养机构共联体,在勉县、略阳等县推动“温泉+疗养”“温泉+康养”“富氧+疗养”等融合业态发展。鼓励各县区依托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民宿产业。试点开展旅游饭店、旅游民宿推出家庭房、怀旧主题房等适合老年人群体的客房,为老年人提供差异化餐饮和贴心服务。到2027年,创建省级旅居康养示范县(区)3个、旅居示范基地20个,包装打造精品旅居康养线路20条,年均来汉旅居康养300万人次,建成国内一流旅居示范区。(责任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19.发展老年文体产业。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和师资库。加快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支持建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老年体育赛事活动,精心举办广场舞、门球、乒乓球、象棋、太极拳、柔力球等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老年品牌赛事活动,持续推动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赛为媒,打造老年体育消费新场景。到2027年,每年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老年人体育精品赛事2场以上。建成社区老年大学100个。(责任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委老干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20.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将老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纳入人才工作规划,建设老年人才智库。大力发展老科协等协会,组织各领域老专家、老教授、退休人才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咨询建言、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银发智囊、银发工匠和银发教师等方面的岗位库,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信息库,根据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特长等进行分类登记,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收集和匹配老年人工作需求信息与工作岗位的供应信息,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建立针对老年人的职业介绍机构,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支持老年人依法依规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老干局、市民政局)
21.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支持金融机构不断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具有汉中特色、养老属性强,兼顾灵活性和稳健性的产品。推动在汉各金融机构优化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推行营业网点与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改善网点软硬件设施,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在确保投资者适当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办理业务流程,提升柜面服务水平,力争2025年底实现适老化特色网点全覆盖。加强养老金融风险监管,完善养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养老金融知识科普、宣传教育、风险提示,防范老年人金融消费诈骗,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汉中分行,配合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
(五)实施要素支撑保障行动
2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医疗美容、健康管理、特色中医药、健康食品、老年用品、康复辅具、智慧养老、旅居康养等领域,谋划一批业态新、影响力强、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益显著的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改造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等。强化重大项目储备、招引、建立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库,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汉投资。依托汉中经开区、兴汉新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打造特色鲜明、聚集度高的全国知名银发经济园区。力争到2027年引入具有影响力企业2-3家。(责任单位:市经合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民政局)
2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发挥民营经济作用,系统梳理、选择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商业模式新颖、创新能力强的成长型银发经济产业相关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其快速发展壮大。着力优化老年人用品制造、文旅康养等领域的准入准营,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降门槛、拓领域、优环境、增活力。支持在社区助餐、健康养老等领域积极培育一批服务优、诚信好、带动强的“领跑者”企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发展银发经济总部经济。鼓励依法成立银发经济领域社会组织,引导各类行业组织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孵化养老服务企业、制定服务标准、强化推介推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经合局)
24.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将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将具备条件的闲置办公用房、学校、幼儿园、培训中心、宾馆、医院等改造为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供给。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汉中市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执行。已建成的居住区未配建或者配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符合规定的,要结合实际,通过回购、租赁、置换、改造等方式尽力补足。(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
25.强化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给予建设或运营补助,通过专项债券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的融资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慈善资金投入养老服务及银发经济相关产业项目。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市场主体,依法依规享受税收优惠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价格执行。(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汉中分行)
26.强化专业人才储备。全面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促进持证人员高质量就业,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制度。构建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吸引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大力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培养,支持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医药保健等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服务银发经济的技能人才。支持发展家政、护理等特色劳务品牌。到2027年,培训养老护理员和家政、物业从业人员10000人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
27.大力促进老年人消费。积极促进养老服务消费、老年用品消费升级,发展“虚拟养老院”,支持老年人购置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智能化设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开发“老年人消费服务电子地图”等应用程序,便利老年人及时、精准获得所需服务。鼓励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设立线下老年用品展示、售卖专区,鼓励子女线上下单、老人线下体验服务,培育一批特色品牌。鼓励平台企业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建立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市场交易平台,提升养老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个性化水平。持续开展“孝老爱老”购物节活动,支持大型商贸、商超企业在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主题促消费活动。将每年10月确定为“养老服务消费促进月”,鼓励企业发放购物优惠券、降价促销,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
28.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强化入住机构老年人人身安全保障,严厉查处欺老虐老行为。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力度,探索开展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持续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严格要求养老机构按规定对有偿服务进行明码标价。严厉打击涉老诈骗,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识骗防骗集中宣传活动,提升识骗能力。依法严厉打击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传“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目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开辟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依法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责任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老龄工作协调机制牵头协调作用,积极研究并推动解决银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统筹协调银发经济各类资源,综合发挥科技、规划、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发展银发经济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评估指导。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健全银发经济评价机制,将银发经济发展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绩效评估。各县(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组织的工作指导,深化产业研究、资源整合、行业自律,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强化老龄产业动态监测分析,促进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宣传引导。全力推动普及积极老龄观,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发展银发经济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方支持配合银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部分:起草说明
附件2
《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的说明
一、文件背景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主要包括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老年服饰、老年食品、老年医疗、老年娱乐、老年学习、老年心理咨询、老年营养保健等。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我市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机食品及中药材资源丰富,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发展银发经济工作要求,市民政局牵头起草了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二、文件内容
《实施意见》整体结构为三个方面: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第一部分为发展目标。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养老服务优化、医养融合发展、适老设施提升、老年产业培育、要素支撑保障5项行动。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建成全国知名旅居康养基地、全国知名银发经济特色园区,实现产值3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主要有五方面任务,提出28项具体任务。一是实施养老服务优化行动。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二是实施医养融合发展行动。加强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服务支持,扩大居家社区医养服务供给,营造老年就医友好环境。三是实施适老设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老年宜居社区,推动康复辅具行业发展。四是实施老年产业培育行动。发展抗衰老产业,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老年用品产业,发展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发展老年文体产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养老金融产品。五是实施要素支撑保障行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专业人才储备,大力促进老年人消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第三部分为组织保障。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评估指导,强化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各方支持配合银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主要特点
1.目标任务清晰。结合汉中实际提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着力打造省内一流银发经济发展高地、陕甘川毗邻地区养老服务高地,让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建成全国知名旅居康养基地、全国知名银发经济特色园区,实现产值3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2.主要措施具体。提出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大力培育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到2027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000张,每个社区至少发展1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0个,新建(改造)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100个,物流配送、智能快递柜、蔬菜直通车覆盖20%以上的社区。老年人助餐点达到300个。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符合条件有意愿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率达到100%。康复辅具生产企业达到50家,康复辅具租赁(共享)站点达到30个。培育知名健康食品品牌企业100家。
3.突出汉中特色。提出深挖秀美山水、生态气候、民俗文化、特色产业、景区景点等资源优势,培育旅居康养产业链群,广泛开展跨区域旅居康养合作,打造“真美汉中、康养福地”全国知名旅居康养基地。创建省级旅居康养示范县(区)3个、旅居示范基地20个,包装打造精品旅居康养线路20条。发展老年文体产业,到2027年,每年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老年人体育精品赛事2场以上。发展抗衰老产业,发挥我市“生物资源宝库”“天然药库”优势,大力支持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皮肤衰老、人体老化及毛发健康等研究。围绕“打造汉方药都”目标,加快推动治疗老年病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充分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业优势,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老年产品研发制造,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培育一批优秀老年用品骨干企业,增加有效供给。
第四部分:公开意见及建议
个别职能部门建议调整具体任务牵头单位。
附件3
征求意见反馈表
单位或个人
原内容
修改意见
修改理由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民政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