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网站支持IPV6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人大六届六次会议第96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6107000010/2025-001049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2日 17:09
来       源: 市民政局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内容概述:

别:A

签发人:苏智刚

汉民函〔2025104

张仁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建立汉中养老品牌的建议》(第96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品牌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整合养老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等建议,既立足当前发展实际,又着眼长远规划布局,对我市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96万,占总人口25.5%,老龄化程度居全省首位。针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养老服务品牌体系,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标准建设。健全政策体系,出台《规范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管理指导意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等文件,构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达标工作,培育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16个、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基地7个。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突出示范引领,着力打造“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建成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50个、农村幸福院100个。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模式,打造以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社会养老机构为载体,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为支撑的五社联动养老服务机制。着力提质增效,以县区为单位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状况摸底,根据服务功能和内容,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建立分类运营管理台账,明确服务标准,对不具备运营条件的予以撤并,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持续运营能力。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构建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互融共促工作格局,推进兜底保障、普惠养老、市场化服务等多元供给。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471个,其中养老机构105个(公办73个、民办32个)、日间照料中心263个、农村幸福院1103个,养老服务床位30114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2.5%,提前一年达到省级建设指标要求。打造区域中心枢纽,推动镇(街道)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拓展面向社会老年人的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康复护理等功能,发挥专业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鼓励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向站点输送专业资源。发挥协会联动作用,成立汉中市养老产业协会,纳入市内养老、家政、心理咨询等48家机构,制定养老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组织开展养老产业交流合作、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品牌打造。大力发展旅居康养,充分挖掘汉文化、秦巴生态、中医药等资源,打造特色银发经济产品,强化真美汉中·康养福地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打造“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服务为本”的银发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坚持“一县一特色”打造差异化旅居康养产品,汉台区、南郑区依托两汉三国文化、一江两岸景观,推进文化生态景观带、医养康养、体育健身类旅居发展,打造高端旅居养老服务示范标杆;留坝县依托紫柏山等生态资源,创新培育道班宿”“楼房沟”“秦岭宿集等特色旅居康养民宿品牌;佛坪县依托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资源,打造秦岭国宝度假区,开展生态科普旅游;勉县、略阳县发挥地热资源优势,打造九昱、汉析里温泉康养小镇,发展温泉+康养等特色业态,年接待旅居老人数量大幅上升。深化“养老+”产业融合,推进《汉中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协同有关部门大力实施养老服务优化、医养融合发展、适老设施提升、老年产业培育、要素支撑保障等行动,加强养老服务与老年服饰、老年用品等融合发展。创新品牌宣传推广,推动政企联动共建共享,承办全国老龄办“推动发展老年人旅居康养服务”专题座谈会,通过现场观摩、视频展播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汉中旅居康养发展成效;积极参加“智汇陕西·聚势共赢”-全国首届AI智能&康养产品招商大会,重点推介洋县金沙湖康养旅居基地等8个康养项目,有效提升了汉中康养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成功引进西安荣华、上海福寿康等26家知名养老企业落户汉中,培育洋县黑稻田、康达医养等旅居养老品牌,与西安等地建立旅居养老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了旅居养老协作范围。

四是强化人才培育。联合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等13部门印发了《汉中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统筹开展养老服务护理员、养老院长、消防安全培训班等活动,培训各类人员6000余人次,连续举办四届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举办赛事传播科学养老护理知识、展现养老护理工匠精神,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养老服务工作,积极动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养老服务人才线上线下招聘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针对您的建议,今后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供给体系。重点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枢纽作用,全面推进镇级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运营。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健全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在机构养老方面,将持续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重点提升护理型床位比例,更好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需求。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将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二是整合多元资源。加强全市养老机构间的协作交流,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养老+行动,推动养老服务与服饰用品、康养地产、特色食药、文化旅游、田园观光、医养康养等融合,培育一批养老品牌企业。在产业布局方面,重点发展抗衰老、健康管理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适老化智能产品。同时,积极谋划打造银发经济产业园,招引智能辅具、康复器械、适老化家居等企业入驻,推动银发产业聚链成群。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深挖我市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把我市打造成为要素齐全、产业链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全国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鼓励各县区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旅居康养产品,发展民宿产业;结合地方特色,重点开发天麻、山茱萸等适老健康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积极打造旅居康养品牌,通过开发精品线路、拓展合作范围、申报特色县区等工作,提升我市旅居养老服务水平,并借助各类展会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联合市人社局、财政局针对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开展培训,进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技能人才培养,做好养老服务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初审,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职业(工种)技能培训补贴,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通过多措并举,系统提升汉中养老品牌影响力。

您的建议为我们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品牌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恳请继续监督指导!

汉中市民政局

2025717

(联系人:陈丹,电话:18829027071

网站主办单位:汉中市民政局

网站管理:陕西省汉中市民政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
联系电话:0916-2626560   邮编:723000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0    陕ICP备1400320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9号
网站地图

汉中市民政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民政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