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107000010/2025-001042 | 发布时间: | 2025年08月22日 16:56 |
来 源: | 市民政局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内容概述: |
类 别:A类
签发人:苏智刚
汉民函〔2025〕90号
党平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村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益性老年公寓)政策支持的建议》(第304号)收悉,感谢您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出台对村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益性老年公寓)的支持政策等建议十分重要,符合我市养老服务发展要求。
目前,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25.5%,老龄化程度和增速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养老服务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实事紧抓不放,民政部门践行使命担当,大力改革创新,全市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完善政策配套。出台《关于印发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汉中市敬老院管理办法》《汉中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助办法(试行)》《汉中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重大项目清单、政策清单和要素清单,量化发展指标,实化政策举措,细化重点任务,政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创建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50个、农村幸福院100个。以县区为单位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根据运营状况、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建立分类运营管理台账。明确服务标准,对确实不具备运营条件的予以撤并,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持续运营能力。三是完善服务设施。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471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73个、民营养老机构32个、日间照料中心26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103个。床位30114张,养老机构入住10692人、护理员1452人。健全完善以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为网点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65个敬老院总床位9659张,护理型床位6715张,入住7866人,全部与医院签约建立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无缝对接。四是关爱特殊老年群体。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为经济困难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洁、助行、巡访关爱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现养老服务“零距离”。根据全省统一安排,从2023年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4310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3年1550户、2024年1380户、2025年1380户。城镇家庭每户补贴4000元、农村家庭每户补贴2000元。在全市示范打造100个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助餐服务点。目前,全市已建成30个示范性老年人助餐点,得到了广大老年群体一致好评。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减轻其家庭照护能力,切实增强经济困难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服务护理员培训班、养老院长培训班、消防安全培训班、护理员技能大赛等活动,培训各类人员6000余人次,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集中展现养老护理员工匠精神,传播科学养老护理知识,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养老服务工作。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农村养老服务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汉中实际,起草我市《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政策有支撑、设施有网络、服务有特色、保障有力度”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改革与乡村振兴、健康汉中战略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农村老年人获得感。二是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服务改革号召,主动申报中省改革试点项目,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合理运用贷款融资工具,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多维度资金保障策略提高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可持续运营能力。三是强化人才培育。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农村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照护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综合监管机制,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希望您持续关心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汉中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7日
(联系人:田靖,电话:262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