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107000010/2025-001021 | 发布时间: | 2025年08月22日 15:45 |
来 源: | 市民政局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内容概述: |
类 别:A
签发人:苏智刚
汉民函〔2025〕32号
尊敬的刘兴聪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素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提案非常重要,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办理,现就提案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留守儿童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始终将提升监护人能力教育作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破解难题,协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合教育、公安等15个部门制定了《汉中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2025年3月,全市共有留守儿童8497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健全关爱保护体系。设立1个市级未保机构(市未保中心)、1个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市社会福利院),11个县区未保中心,每个镇办都落实至少1名儿童督导员,每个村至少1名儿童主任,每月对辖区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覆盖巡访,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并开展培训、法规政策宣讲、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二是夯实儿童监护责任。对全部留守儿童,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督促家庭落实监护责任。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组织动员相关职能部门合力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大保护,建立结对关爱、定期走访、定期评估三项机制。市、县(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年均开展宣讲30余场次,汉中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三是强化校园关爱保护能力。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汉中新星成长援助中心、汉中曙光应急救援协会、汉中希望公益志愿者协会等机构深入校园开展防范欺凌、防范性侵、防范溺水、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年均100余场次,受益儿童20余万人次。四是净化文化环境健康氛围。深化“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建成“护苗”工作站94个,清查收缴非法出版物7800册,净化网络有害信息5000条,对涉未成年人电竞酒店、剧本杀等新业态领域实行台账式精准化监管,全面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五是联动社会服务资源。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慈善力量等资源联动拓展留守儿童服务。培育汉中新星成长援助中心、汉中启智社工服务中心、汉中蒲公英公益志愿者协会、汉中希望公益志愿者协会、城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协会、洋县壹心益社工协会、宁强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镇巴曙光儿童关爱中心等一批骨干型儿童关爱服务组织,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63个,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3081个。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先后整合资源建设村居“儿童之家”132个,引导社工、志愿者开展监护人教育、课业辅导、专注力训练、各类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为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创造条件。
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进一步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素质,提高我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水平仍然任重道远。主要是部门联动仍需加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抚养能力有限,提升难度大;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关心仍然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
您提出的提升监护人教育能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符合工作实际需要,是我局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部门联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守儿童安全底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保护阵地、持续壮大关爱队伍、科学精准提供服务,联合教育、卫健、公安、医保等部门建立分工负责的关爱保护体系,探索建立市级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判会商,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合力推进监测摸排、信息共享、教育保障、医疗救助、生活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二)压实监护人日常教育责任。拟在2025年7月底前,完成全市儿童主任的更新选任和轮训工作,制作儿童主任工作手册,提升儿童主任工作能力。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宣传栏、主题讲座、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加强父母、监护人对儿童教育的核心作用和责任,鼓励家长定期与留守儿童开展互动,减少情感隔阂。明确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确保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明确家长、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对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忽视儿童教育的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干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推行以第三方监测评估的方式开展工作督导,畅通问题交办反馈渠道,切实兜牢留守儿童安全底线。
(三)持续强化部门协作织密保护网网络。加强使用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开展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及互动,探索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探亲夏令营活动。加强和政法、社会工作部、教育、公安、妇联、医保、团委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加强督导检查,共同对监护人的监护情况、留守儿童情况开展监测评估和问题交办,常态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工作联动。大力培育和发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工、社会慈善资源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鼓励本地企业、社会组织等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就近就业,减少跨区域流动。推行“五社联动”工作体制,依托村(社区)社工服务站、“儿童之家”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安全教育、文体活动等服务。支持各级妇联开展“爱心妈妈”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大学生、退休教师等群体参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监护人法制教育、监护能力水平评估、周边环境整治、防范权益侵害权益、儿童保护法制宣传等服务。畅通儿童权益侵害投诉举报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五)发力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水平。推动市、县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实体化运行。依托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使用大数据筛查、入户走访、精准个案服务等方式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民政部门将与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汉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
恳请您持续关心关注我市留守儿童保护关爱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汉中市民政局
2025年4月2日
(联系人:张巍 电话:17709160567)